今日重阳,让我们致敬银龄教师!

更新时间:2023-10-23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我们迎来重阳节

随着时代发展

“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89年

我国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

2013年7月1日实施的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首次明确规定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在重阳节这天

我们要对教师队伍中这样

一个特殊的群体给与关注

道声“谢谢”

他们就是银龄教师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退休教师优势资源,调动优秀退休教师继续投身教育的积极性,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实施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2020年启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累计招募20000余名中小学退休教师,近1000名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等“双一流”建设高校退休教师开展支教支研。

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 (点击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拟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银龄教师服务各级各类教育的工作体系基本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银龄教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数字化赋能银龄教师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开放灵活的线上线下支教方式不断完善,全国银龄教师队伍总量达12万人左右。

银龄教师

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

愿为下一代再当人梯

值得全社会尊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今日重阳

小编带您走近几位银龄教师

在他们的故事中

感受炙热的育人情怀

银龄生辉——退休教师续梦讲台

2021年6月,赵铁锁从南开大学教学岗位彻底退了下来。“那段时间,我颇为遗憾,因为此时距我‘从教50年的教师梦’仅差8个月。”然而不久后,他得知教育部出台过《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要是可以去西部支教,就能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了。”对此,他非常兴奋:“圆梦的机会终于来了!”


图片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焦点访谈》的报道《三尺讲台 银龄生辉》截图

来源:微言教育

“虽然当时已年满70周岁,但我还是毅然报名、积极申请,最终获得批准。”于是,当年10月,赵铁锁便从地处渤海之滨的南开大学,跨越八千里来到紧邻帕米尔高原的喀什大学,成为一名银龄教师,继续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和赵铁锁一样,吉林大学银龄教师王钢城也是这支使命光荣而特殊的教师队伍中的一员。9月一开学,站在塔里木大学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王钢城特意穿上了印有“银龄教师”字样的T恤衫,“70岁还来‘支边’,也需要些情怀的嘛!”

从2018年起,教育部相继启动实施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从2018年起,累计2万余名中小学退休教师、近1000名高校退休教师开展支教支研。

白发迎“新”——老教师也有新挑战

银龄教师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极大充实了受援校的师资力 量,有效缓解了受援校师资特别是高水平师资不足的问题,部分银龄教师的教学强度甚至达到了在职时,承担多门专业主干课是不少银龄教师的工作常态。

2022年8月27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退休仅一个月的教师霍翠凤带着收拾好的行囊,带着激动与憧憬登上了从北京飞往克拉玛依的航班。

在霍翠凤看来,“银龄教师”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救火队”,专门上“没有教师上的课”。在支教的一年里,她分别为金融学和会计学两个专业的本科生讲授了《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两门课程,并在授课之余承担了学科建设、论文指导、论文评估、课题结题验收等一系列工作任务。

不久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专门对于如何组织保障进行了专章规划,强调“加强经费保障”、“完善政策支持”、“健全服务保障”。

银龄金光——余霞照亮学生未来

银龄教师重返讲台,是一场育人情怀和国家需要的双向奔赴。 他们为了“老有所为“,为了继续自己的”讲台梦“,但是追根到底,是为了学生,对学生的爱,是他们战胜年纪、克服困难的动力来源。

在湖北孝昌县澴西学校,一堂道德与法治课正在进行着。老师生动地讲解,学生们踊跃地发言,课堂气氛非常融洽。

这位老师身份“特殊”, 是一位68岁的银龄教师。张葆珺2015年从武汉市委党校退休,退休前她是一名党校的教授。


图片为张葆珺老师在讲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焦点访谈》的报道《三尺讲台 银龄生辉》截图

来源:微言教育

刚来的时候,张葆珺老师了解到学校里面留守儿童将近75%以上,带来的问题第一个是厌学,第二个是学不学无所谓,自卑的心理。

于是,张葆珺在学校建立起心理咨询室,50平方米的教室里添置了沙盘、放松椅、宣泄沙包、团体辅导工具,窗台上还摆放上几盆鲜花。这里成了学生们的放松小屋、老师们的工作减压心理驿站。


不仅做心理辅导,张葆珺还承担起了道德与法治、硬笔书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慢慢地,张葆珺对待工作和学生的态度,也感染和带动了很多教师。

一位位银龄教师

心怀烛火,余霞满天

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

今日重阳

让我们向他们道一声

“辛苦了”

本文综合自 | 微言教育、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教育等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关注微信公众号

导航